close

由於敝人五年來執行的都是技術合作/計畫合作,只會針對這方面分享心得。計合也就是針對受援國提出的需求去形成一個有期限的計劃,它會有一個核心問題,整個計劃就是圍繞著如何解決這個核心問題而產生的。那麼要怎麼形成一個新計劃呢?還是用大家都熟悉的比喻:

★★★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★★★

一個理想的計劃的形成基本上是這樣:

受援國:我們想要吃魚,請教我們釣魚!(遞概念書)
援助國:好窩我先派人去評估一下教釣魚的可行性、要釣什麼魚、要在哪邊釣魚、需要哪些資源等等等唷~
評估團:評估之後確定受援國有此需要且計畫可行,評估報告在此。

(計畫書及預算書完成)
(董事會通過)
(簽訂合作條約)
(派遣天才小釣手前往執行計畫,中間會有考察、稽核前來視察,國內各處室一路支援)
(計畫結束,結案評估)

以上是台灣對外執行技術合作類型的援助計畫時的簡單流程,台灣這種模式是參考亞洲開發銀行的計畫循環流程,並根據本國的狀況稍微調整過,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亞銀Project Cycle​​​​​,一般來說光是評估就要花費一年以上時間(亞銀聽說評估更細、耗時更久),以避免資訊不足生成不適當的計畫造成資源浪費。另,不是所有非營利組織或者政府援助機構的運作模式都一樣唷。

 

理想就是用來破滅的所以:

可能1
受援國:我們想要吃魚,請教我們釣魚!
援助國:好窩請提交概念書~
受援國:好窩我會盡快給你的~
(一個月後
(二個月後
(六個月後
(一年後
受援國:我們想要吃魚,請教我們釣魚^^
​​​​​​​
計畫成形有既定的流程,第一步就是受援國提交計畫合作概念書,通常這一步對方就會先拖上半年一年,有些崩潰的援助國基層只好幫忙寫再由對方提交。附帶一提史國的新計畫一年前就開始洽了,到現在次長還處於「好我會指派人完成的,別擔心XX之前就會給你」的階段(XX無限延伸)。

可能2
援助國:「我覺得受援國需要學釣魚,快點派人去教吧!」
(結果受援國根本不想學)
早期沒有這麼完善的評估流程時,計畫是自己生的,覺得什麼適合就做什麼。

可能3
天才小釣手抵達受援國,「幹,當地人根本不吃魚啊!」,受援國表示「唉呀~人家參訪你們國家的時候覺得你們的魚好好吃唷~想說我們這邊也可以來一下啊~
同樣在早期較常發生,現在已經很少了,當地官員通常只出一張嘴,千萬不要傻傻地相信。想像一下台灣的官員就好了,如果可以跟國外拿援款,然後官員跑去提案說「我們要建立一個變形金剛村吸引觀光請給我們1500^^」,大概就是這種水準

可能4
想到再加

 

目前還停在計劃形成的階段,還沒進入計畫執行?下一篇應該會有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洗碗精 的頭像
    洗碗精

    洗碗精之家

    洗碗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